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九次会议的强调传递了以下重要信号:
一、重要性与紧迫性
1. 实现碳达峰、碳中和被提升到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的高度,表明其在国家发展战略中的核心地位。这意味着中国将以坚定的决心和有力的行动,推动经济、社会、能源等各个领域的深刻转型,以应对气候变化这一全球性挑战。
2. 将其纳入生态文明建设整体布局,体现了中国对生态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高度重视,强调了碳达峰、碳中和与生态文明建设的紧密联系,共同构建美丽中国的宏伟蓝图。
3. “拿出抓铁有痕的劲头”显示了国家实现目标的坚定决心和强大执行力,向全社会发出了明确的行动信号,激励各方积极参与到碳达峰、碳中和的行动中来。
二、实现目标的路径
(一)控制碳排放增量实现达峰后转下降趋势
当前我国处于工业化和城市化发展中后期阶段,能源消费有所增长,二氧化碳排放也会有缓慢增长。因此,当前主要是控制二氧化碳排放的增量,使排放达峰后转为持续下降,最终实现碳中和。
(二)节约能源
1. 调整优化产业结构:
- 优先发展数字经济、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,抑制高耗能强度的重化工业产能扩张,推进产业结构升级,使单位 GDP 能耗快速下降,控制能源消费总量增长。
- 例如,加大对科技创新的投入,推动数字技术在各行业的广泛应用,提高生产效率的同时降低能源消耗。
2. 推广先进节能技术:
- 提高能源使用效率,实现技术节能。通过研发和应用高效节能设备、优化生产工艺等方式,降低能源消耗。
- 比如,在工业领域推广节能电机、智能控制系统等先进技术,提高能源利用效率。
(三)改变能源结构
1. 大力发展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:
- 降低化石能源比例,提高水电、风电、太阳能发电、核电等非化石能源比例,使随经济增长新增加的能源需求基本由非化石能源满足,实现二氧化碳排放不再增长。
- 例如,加大对风电、太阳能发电等可再生能源的投资和建设力度,提高其在能源供应中的比重。
2. 明确发展目标:
- 我国提出到 2030 年非化石能源比例要达到 25%左右。以实际行动推动能源结构转型,为实现碳达峰、碳中和目标奠定基础。
(四)完善能源消费双控制度
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加快调整优化产业结构、能源结构,推动煤炭消费尽早达峰,大力发展新能源,并提出完善能源消费双控制度。这是当前最为务实的举措,也是实现碳达峰、碳中和目标的关键环节。
(五)严格控制煤炭消费增长
“十四五”期间要严格控制煤炭消费量的增长,到“十四五”末实现煤炭消费量的稳定达峰并且开始下降。“十五五”期间争取石油消费能够趋于稳定,达到峰值。天然气消费增长带来的二氧化碳排放增加,要由煤炭消费量的减少所降低的二氧化碳排放抵消,总体实现二氧化碳排放达峰。
三、当前着力解决的问题
为尽早实现碳达峰,我国当前应该着力解决的问题是严格控制煤炭消费增长,推动煤炭消费尽早达峰。同时,加快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,大力发展新能源,提高非化石能源比例,实现能源消费双控制度,以务实的举措推动碳达峰目标的实现。未来 10 年是我国转变发展方式、构建绿色低碳循环产业体系的关键时期,转型越早,越能顺利实现碳达峰目标,为长期实现碳中和奠定基础。